防范非法集资|刷个抖音就被骗!当心这种“李鬼”_当前热点

来源:时间:2022-12-16 19:00:02

小心假基金公司新骗术


(资料图)

据悉,上述App的内容为一系列慈善事业投资项目,群组名称及群内成员昵称均带有“中信保诚基金”、“中信保城投资集团”字样,且群内会出示带有“中信保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字样的伪造的营业执照。用户进群后会被推荐一系列承诺高收益的慈善事业投资项目,每个项目均会提供转账操作说明及收款账户信息,诱导用户进行转账。

中信保诚基金提示投资者,如发现有冒用该公司名义的不法行为,可立即向公安机关、监管部门举报,或通过公司客户服务电话咨询。

实际上,近一年来,基金公司遇上“李鬼”的次数并不少。据不完全统计,去年3·15以来,已经有23家基金公司公告“打假”,声称公司名义被冒用,提示投资者注意不要被骗。比如今年发布声明的国融基金、平安基金、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等。

当然,这些只是已经被基金公司公告的情况,另一些影响范围小一些的假冒情况可能还没被公司注意到。那么,近一年来,假冒基金公司诈骗的手法主要有哪一些?一般来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

1、 假冒基金公司、员工,提供荐股服务,甚至非法集资

不法分子冒用基金公司名义骗钱的方式五花八门,最常见的就是荐股。国融基金今年就公告了类似的打假公告,该公司提示,任何以荐股、提供内幕消息等为由开展投资咨询服务、收取会员费、承诺收益、盈利分成等行为,均属违法。

2、 冒充基金公司以投资项目的名义,骗投资者转账

除了上述中信保诚基金的案例外,去年中金基金也公告称,有不法分子冒用工作人员名义,通过App等渠道兜售虚构的“中金基金静态战略投资项目”。据资料判断,该项目具备明显的传销行为特征,系不法分子虚构用以骗取投资者钱财的工具。如遇类似情况,投资者还需多留一分心眼。

3、假冒明星基金经理,将自己包装成培训机构收费

近些年来基金经理知名度提升,越来越“出圈”。有些不法分子利用他们的社会影响力,盗用基金公司发布的基金经理照片及相关视频,包装出培训机构的理财课程来收费,并进行投资咨询服务。

4、仿冒基金公司网站、App,误导投资者投资理财。

这样的案例近一年来也有发生过,比如恒越基金去年8月表示,有不法分子冒用公司名义,通过微信、二维码、网页链接等方式传播仿冒网站误导投资者进行投资理财活动,骗取投资者资金。

按我国法律规定,上述许多行为是触犯法律底线的,比如卖假基金、非法集资诈骗等。

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而《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集资诈骗罪】的规定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投资者怎么避“坑”?

面对隐蔽的“李鬼”基金公司、员工诈骗,投资者如何识别“陷阱”?

第一,投资者要提高警觉。

对陌生渠道来的营销要警惕,既然是陌生,意味着是属于不特定对象营销,存在很大违法违规可能性;不要轻信陌生来源的微信好友、群友、Q友或电话,不要扫描来源不明的二维码图片或点击来源不明的链接下载相关App,谨防上当受骗。

另外,对异常的业务或优惠活动加强警惕。基金公司不会通过微信、二维码等形式推荐股票、代客理财、诱导下载、向投资者索取资金等其他个人信息,更不会参与博彩娱乐、充值返现之类的非法活动,投资者在遇到异常的基金公司业务及活动时,要提高警惕。

第二,注意识别和核实。

投资者应尽量去自己熟悉可靠的基金公司、证券公司或银行等正规渠道购买基金。

如遇到自己不熟悉的营销公司或网络购买情形,投资者需要核实营销公司或网站的真实信息。投资者可以到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官网(www.amac.org.cn)核实基金公司或代销公司的注册地址、网站、客服电话等信息,也可以通过基金公司官方客服电话核实基金公司以及基金信息的真实性。对于基金代销平台,需要核实代销平台是否具有基金销售资质,代销的基金产品是否在证监会备案。

此外,诈骗分子常常通过与相关基金公司比较类似的微信公众号、网站域名等信息混淆投资者试听。因此,投资人在核实信息时需要细心耐心,不要被所谓高收益所引诱,未完全核实情况下仓促投资。

(来源:上海证券报)

精彩视频推荐

标签: 防范非法集资|刷个抖音就被骗当心这种李鬼

图文推荐

热门文字

标签

精彩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