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当您通过应天门立交时,不妨多看看它的模样,感受一下历史的变迁。27年前的今天,应天门立交的前身定鼎立交全线通车,成为洛阳历史上第一座投用的大型市政立交桥。
1996年4月13日,定鼎立交正式建成通车,3层蝶形的全互通式立交桥犹如彩蝶飞舞,蔚为壮观,与定鼎立交一起通车的还有九都路。自此,我市新添一条连通涧西、老城、洛龙等多个城区的交通枢纽,结束了洛阳主城区东西只有一条主干道的历史,开启了城市建设新篇章。
作为全市首座互通式立交桥,27年来,应天门立交经历了风风雨雨,见证了洛阳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承载着洛阳几代人的回忆。
【资料图】
干!7个月建一座枢纽立交桥
洛阳原是一个沿自然地貌形成的东西连绵20余公里、南北仅宽5公里的带状城市。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中州路,曾是唯一一条贯穿全市东西的主干道。
发展至20世纪90年代,随着车流量快速增长,中州路长期超负荷运转。交通已经成为严重制约洛阳经济发展和人民正常生活的重要因素。
1994年2月28日,市委、市政府决定扩建九都西路、打通九都东路,为我市再建一条贯穿东西的大动脉。
但在修建九都路的同时,究竟建不建定鼎立交,大家没有形成统一意见。当时,已经通车的九都西路高峰车流量已达到每小时近2000辆,定鼎路高峰车流量达每小时3500辆。
结合当年交通状况,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会议,邀请专家论证,并赴外地考察。1995年,市委、市政府下定决心,在扩建九都西路的基础上建定鼎立交,并将原本需要18个月的工期压缩至7个月。
定鼎立交是当时洛阳市区道路建设史上规模最大、工程最复杂、施工难度最大的立交桥。
1995年8月18日,中铁十五局集团五处承接了这一急难险重的任务,并于9月1日正式开工。
定鼎立交需建主干道4条1590米、匝道8条1555米、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4条2700米、引道和各类挡墙4600延长米,铺设沥青路面3.8万平方米,打钻孔桩146根,加工各类钢材3000余吨,浇灌混凝土3万立方米,填挖施工土石方11万多立方米……
为确保立交桥建设工作按时完成,中铁十五局集团五处成立专门的项目攻坚指挥部,边设计、边拆迁、边施工,千余名工人开始日夜鏖战。
图片均为定鼎立交建设现场 (记者翻拍)
燃!施工队伍打响“三场会战”,市民解囊相助
“不同的工程队接力施工,24小时不停工,高峰期有2000多名工人在施工现场。”中铁十五局集团五处项目有关负责人回忆道。
为促进工程提速,指挥部率领大家开展了三场会战:“百桩会战”“百柱会战”“百梁会战”,从地下工程到桥上施工,工人们用汗水浇灌着每一寸桥梁。
很快,冬季来临。工期渐近,天气渐寒,工人们的士气却未减,每天三班倒,施工24小时不停歇,即使遇上雨雪天气也仍有人坚守岗位。
1996年除夕夜,本是家家户户的团圆时刻,但工地上的工人没有离开。大伙儿用半小时时间匆匆扒拉几口饭,随即赶往施工现场,继续奋斗。
在施工现场,34岁的总工程师苏举每天在工地与职工们一道摸爬滚打,从未睡过一个囫囵觉,连4岁的儿子患肺炎住院治疗20多天,他也抽不出时间去看护儿子一次,工程结束后,他体重下降了10多公斤……
除了施工队伍夜以继日的奋战,全市上上下下都对定鼎立交工程倾注了极大的热情,纷纷鼎力相助。
面对资金短缺的困境,有关单位积极筹措资金,社会各界踊跃捐款,还出现了许多自发捐款的动人故事。其中,省建六公司第一小学的学生用一分一毛的零花钱凑了240多元送到指挥部;残疾人李春晓在爱心人士的搀扶下来到指挥部捐出300元;洛玻集团公司离休干部宋双学根据老伴儿的遗愿,将100元交给指挥部;一位衣着朴素的女士两次到指部共捐1000元,却不肯留下单位和姓名……据统计,共有247个单位和数万人参加了捐资活动,为相关工程建设贡献力量。
最终,在全市人民的帮助下,1996年4月13日,定鼎立交如期完工。通车当日,数以万计的洛阳人涌上立交,激动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变!定鼎立交近年来历经3次改造升级
自建成通车后,定鼎立交成了洛阳的一处地标,见证着洛阳的城市发展。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持续推进,定鼎立交先后进行了3次改造升级,在洛阳城市综合立体交通体系中持续发挥重要作用。
2010年,我市结合新洛阳桥建设,同时对定鼎立交南入口进行改造,以原有入口西南角为基点,将整个路口向东拓宽,建成后的入口宽度拓宽两倍,使得定鼎立交的交通承载力进一步提高。
2013年,我市实施九都路改造提升工程。与此同时,定鼎立交也再次升级,桥面摊铺沥青,定鼎立交焕然一新。
2020年,我市对定鼎立交进行全面“体检”并养护,针对桥梁存在的病害精准施治,对桥梁安装加固板进行维修加固,提升结构的耐久性和承载能力,进一步延长定鼎立交使用寿命,为城市交通续写新的荣光。(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李雅君 通讯员 高江鹏 文/图)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