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造“古北社区艺术”的美好未来?听TA们说

来源:乐游上海时间:2023-05-22 09:17:15

日前,一场名为“社区艺术可持续”的主题交流会暨国际博物馆日特别活动在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举办。本次活动通过线下交流、线上直播的方式,分享各自的实践案例,探讨社会大美育以及社区艺术的可持续发展。


【资料图】

活动的第一版块,由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副馆长傅军主持,围绕“社区艺术可持续”这一主题,相关专家、学者及专业人士分别结合具体案例,分享了各自的想法和建议。

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副馆长傅军针对本次活动的主题,重点介绍了他们在公共教育方面的实践。比如已连续举办了六届的“初芒计划——上海少儿优秀美术作品展”、常态化的公共教育品牌“午间一小时”“学术会客厅”“美育课堂”等项目。针对“社区艺术可持续”这一主题,傅军提出了两点建议:首先是打破美术馆的物理空间,为社区营造无墙美术馆的艺术氛围。今后可以将美术馆一些展览的作品延伸到古北社区,发挥优质文化资源的作用,形成美术馆和社区之间一种双向联动机制。其次,让社区内艺术的优质资源联动、共创、共享。充分调动古北社区各行业的专业资源针对性地策划一些活动,比如介入性的公共艺术展或者当代艺术展,也可以联动艺术社群和在地艺术家,与社区一起发起“古北艺术季”,即在古北银杏最美的季节11-12月,全社区联动推出“古北艺术季”。引入外部的流量和资源,促进艺术和社区之间的融和与共生。

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程十发美术馆业务馆长杨奇针对“社区艺术可持续”这一主题认为,开放的美术馆必须要与所在地区形成一定联系,除了展览之外也必须展开公共教育活动,要在我们拥有的资源和能力基础上逐步拓展,做出更好、更丰富的公共教育形式,让观众走进来,也能够在观众需要我们的时候真正走出去。目前程十发美术馆对图书阅览室做了改造,将其升级为绘画自习室,“书画”这个举动其实具有一定的表演性,观众参观后可以坐下来进行书画自习,馆方也会不定期邀请画师和优秀的艺术家来做分享,欢迎社区的居民有时间来参观和体验。

随后通过线上连线,成都麓湖A4美术馆副馆长李杰谈到,过去美术馆是要成为城市中可持续发展的艺术名片,但目前他们正在尝试小而美的社区美术馆。这种社区美术馆其实更加关注人和融入,关注生态和孵化,关注如何获得社群,而不再是仅仅关注空间。同时,现在社区里搞艺术,需要联合各种群体。所以要做多元的艺术去打破界限,要真正地走出美术馆,突破了美术馆物理空间的局限,和更多的伙伴形成了新的社区,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这个社区的中心,从参与到共创,建设共同的美术馆。

荣华居民区党总支第一书记兼古北市民中心主任盛弘在之后的分享中谈到古北社区通过打开和无界,提供社区的更多可能性,通过沉浸式艺术体验、视听盛宴让大家彼此认识和链接,把艺术与生活结合在一起。盛弘提到,为什么说艺术在社区发展很重要?在古北市民中心,可以体验多元文化;在我们的融工作坊,践行的是服务为先,文化为媒,治理为核的理念,这些都是艺术生长的土壤。黄金城道步行街的设计理念是在国际社区中的开放地区,作为国际社区我们可以更加Open地做Open art,让艺术在身边。

活动的第二版块,相关专家、学者及专业人士围绕各自的艺术实践、艺术介入社区、自身的艺术社区行动先后进行了交流和分享。

上海油画雕塑院艺术家石至莹受油雕院美术馆的邀请,参与了不少艺术导览和美育课堂工作,她认为艺术导览的过程其实也是和公众交流的过程,在面对居民的提问时需要用更接地气、直白的方式表达,所以她也在反思作为创作者如何让公众真正走入艺术作品。而在美育课堂上,她感受到通过寓教于乐这种方式让孩子们能够更好地接受我们所传递的信息,这也是艺术+教育的力量体现。

上海油画雕塑院雕塑创作室主任、艺术家韩子健认为,艺术作为激活社会的一种液态力量,它的价值不仅仅是审美,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生产力。通过艺术,我们可以看到艺术形态和观念的发展,也可以感受到艺术和我们生活所处的时代之间的关系。艺术既润物无声又具有力量感,观众也会愿意在社区这样的环境里接受当代艺术的教育。

在地艺术家“上海大小姐”系列创作人庄晓璐结合自己的创作,谈到她是想通过“上海大小姐”油画系列,表达一种精致的生活方式和女性能够学会从自身获得幸福感。她认为能够在生活中和艺术相遇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深刻感受到艺术走进社区和生活是一件开心的事,希望更多的艺术家在生活中进行创作。

香蕉鱼书店创始人苏菲提出,书籍可以生产很多东西,艺术是其核心。这些年,我们在自己的空间里举办讲座和分享会,用小空间链接世界各地的文化和艺术,同时进行艺术设计和展览的策划,用书籍的方式链接人、项目、出版社。通过这种形式,让很多出版社来到中国来到上海,让很多创作者来到我们的平台进行交流,也为社区带来更多活力。

在地艺术社群“酒神公园”主理人柯冉认为,艺术是从灵魂中洗去日常生活的尘埃。社区是我们的艺术社群,但我们可以尝试不仅仅是让艺术活动联系社群,也可以通过话题讨论引发艺术碰撞。用多元的话题,聆听不同领域的多样化观点,这也是我们做艺术活动的初衷。

在地学校上海市建青实验学校小学部主任颜洁认为,艺术给到孩子未来可持续的是人之为人的精神,以及人与人之间和而不同的美。艺术创作对孩子不只是有乐趣、有成就感,更重要的是有治愈自己的能力。孩子们对于艺术的初心只有是“玩”,但这种玩有两个基本点:一是呵护孩子的想象力,二是培养孩子独自思考的能力。美学教育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进行。

活动的第三版块是自由对谈,在场嘉宾齐聚台上纷纷就“社区艺术可持续”献计献策。艺术先天具有一种让很多人成为共同体的能量,吸引更多不同领域的人群聚集过来。大家都希望一起联动,通过沟通与对话,形成社区共识,为古北国际化社区共创更具开放性、持续性与公共性的文化艺术生态贡献自己的力量。

标签:

图文推荐

热门文字

标签

精彩赏析